一、参观考察基本情况
根据教育部2006年出访计划安排,我校殷进功副校长和训练部教育技术中心李冰主任代表军队院校于10月6日-10月24日参加了教育部教育技术代表团的赴美考察活动。
代表团由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刘雍潜秘书长任团长,团员包括各省、市、区教育局和电教馆的领导及教育技术专家一行16人。
主要执行对美国高校和中小学教育技术应用的考察任务,参观了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洛杉矶约翰?墨尔中学和达拉斯市肯尼迪小学,参加了美国教育技术协会(AECT)年会。
1、位于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Teachers College in The Columbia University)是一所研究型师资培训学院,招收教育硕士和教育博士研究生。
学生来自各学科的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目的是为高校培养既懂教育技术又懂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师,包括美国的常青藤院校,如哈佛大学、加州理工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
2、约翰?墨尔中学(John Muir High School)是洛杉矶的一所普通中学,已有50多年的历史,该校的橄榄球队――“野马队”在当地颇有名气,是学校的品牌和名片。
学校硬件设施和校园网络比较先进,教师都配备笔记本电脑,学校积极推广各类教学应用软件,广泛开展教师教育技术应用技能培训。
3、达拉斯市肯尼迪小学 (Kennedy Learning Center) 先进的教学环境、教学条件、 教学理念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学区和学校负责人对学校的全面情况做了充分的介绍。
4、美国教育传播和技术协会(AECT)是国际教育技术界著名和权威的学术团体。年会的主题是“密码链接”,即通过技术与教育内容、方法、目标、兴趣进行链接,以及技术之间的链接。
重逢了老朋友,结识了新朋友,商讨了长期交流合作及共同研究的意向及方式方法。美国同行还在会上印发了我校代表的学术论文。
二、参观考察的体会与启示
(一)信息化教学应用广泛注重实效
(二)素质教育贯穿学历教育的始终
(三)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有机结合
(四)教学组织实施充分体现因材施教
(五)院校注重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一)信息化教学应用广泛注重实效
1、美国教育和教育技术发展有坚实的经济基础,网络化、信息化大大提高了美国社会和教育运行效率,既重视投入,也更加重视应用。
2、美国大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硬件环境较好,注重积极引进和研发教学软件,十分重视教师学生的教育技术理论与技能培训。
3、尽管中国许多院校在硬件环境建设上差距不大,但主要还是在管理和运用水平,以及普及程度上存在差距。尚未充分发挥现有网络和教育技术条件的优势,产生应有的效益。
4、美国教育界一贯重视教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强调把教学新思维和教育技术融入教学运行之中,以促进各学科课程与教育技术的整合。
学术界提倡简化传统的教学设计程式,让教师更易于理解、掌握和运用,因此美国院校的教育技术运用较为实用有效。
5、所参观院校各有不同的教学、研究和管理系统平台,便于教学指导监控和查找改进教学问题,以及师生、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切实发挥了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和功能,我们应借鉴学习,建立信息化教学的运行机制。
(二)素质教育贯穿 学历教育的始终
1、美国教育重视教学和学习效果,但不单纯看考试成绩。学生、教师的升学和考评以学生、教师、家长的综合评价为主,对素质教育有配套的综合考评机制,因而使之能落到实处,值得我们学习、研究和实践。
2、美国院校重视抓学生在学习、科研、求职方面的能力、素质、品行的培训。
以电子书签、电子学习档案的形式让学生学会分析自己,以开发学习游戏培养探索能力。
(三)教学形式灵活多样,有机结合
1、研究生以网络学习为主,每学期安排一定时间在校接受教师指导,也称共同研制作品,教学相长。
2、大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讨论问答、演练操作、实验上网等师生互动活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3、美国院校课堂上力求宽松活泼,课下则重视行为规范养成。
(四)教学组织实施充 分体现因材施教
1、普通生、差生、优等生既共同上课,又分班教学,差生每周有加强辅导课,学有余力的优等生有拓宽辅导课,或到高年级上课,延伸学习。
2、注重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培养,能利用网络使学生主动学习自己感兴趣和未来准备就业的知识,自我设计,重点发展,教师则给予指导。
如:求职指导课充分应用网络和教育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在网络上查询求职信息,在线学习专业技能,制作传输个人信息图表,以及与招聘单位沟通谈判,练习网上推销商品等,注重求职启蒙教育和职业技能准入训练。
3、残疾、智障、贫困家庭学生享有特殊待遇。通过授权可以免费访问网上优秀的教育资源。
4、政府追加经费,扶助贫困家庭学生,各类课外辅导免费,午餐免费。
5、我们也应把因材施教作为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既要为优等生拓展教育创造条件,也要重视差生的补教措施,研究试行分类施教的方式方法。
(五)院校注重拓展 社会服务功能
1、人才培养方面,社会上各类人员可以通过网络进入学校学习,学校也为各类公司培训职员,毕业生较多进入公司企业服务。
2、科研方面,校企联合,为公司企业专项研究解决科研和技术问题,同时依靠公司建设校园网,开发教学软件,提供服务器和负责维护。
3、学校利用现有设备、条件、资源和学校影响,向社会开放,提供网络、网站、网页租赁服务和资源共享。
应用教育技术拓展社会服务功能,不仅提升了院校的教学效益和社会价值,也增加了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