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育的人文追求
添加日期:2006-09-26     浏览:1203

      1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教授

    2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副教授
    通讯地址:中国西安市长乐西路17号第四军医大学教育技术中心,邮编:710032
    电    话:0086-029-3374365,传真:3374365,e- mail: libing @ fmmu.edu.cn

    摘要:网络使人具有了现实与虚拟两种生存方式的一体并存。网络人可以动态多变的选择自我的存在。网络生存、网络教育区别于现实生存、现实教育的人文目的不仅是追求个体人的完善存在,而且是塑造多重角色的新我,追求人的多样化存在、超现实存在和动态更新。

    网络对青年学生来说,他们希望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从形式到内容都是有区别的不相同的。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他们需要网络来补充,即使现实世界是完美的(实际不可能),他们还需要新鲜的或残缺的。网络的魅力正在于它是人类前所未有的新的生存空间,网络不仅仅是一种科技怪物,还是一种信仰。

    一、网络生存的人文意义
    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是对现实世界的补充和超越,并提出了虚拟生活的概念。虚拟生存将成为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内化为人的全新的世界观,成为人的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趋势,有着解放自然的社会革命的意义。确切地说网络主要是人的精神世界的生存环境,同时也是人的一种新的实践环境。由此带来的问题是,人具有了现实与虚拟两种并存的生存方式,人也失去了现实存在的唯一性和独立性,而表现为现实的人与网络的人一体并存,或者说一个生物的人包括了现实的人和网络的人。由于网络虚拟生存的介入,对“我”的现实规定不再单一,“我”可以形成众多新我或多重角色的我,理想的自身变成现实的自身,内在的我走向外在的我,不再是仅存内心,如艺术、数学和娱乐的想象世界,而且可以是一种真实的事件、实体或事态,是实在并发的行为。由于这种现实与虚拟的并存,网络教育的特色便显现了出来, 一方面网络教育可以配合现实教育塑造现实的人,另一方面网络教育环境自身也可以塑造网络的人,让我们成为新人。德国学者巴巴拉•贝克尔(Barbara Becker)在网络上有一篇文章,题目叫《虚拟的身份:想象的自我》,他认为网络是由所谓的虚拟身份所组成的。当大量的人从物理世界进入网络世界后,人们能通过联结许多“世界”而创造一个新的“自我”,即虚拟环境创造虚拟的人。还有一些更为“先锋”的观点:认为网络已经成为把自己作为一个多维分布的主体来对待,把自己想象成一个多重角色的社会主体并进行一种全面实践并能创造新的全能自我的有力工具。人成为他自己想象的产品和人自己调整的客体,虚拟现实不是简单的产生客体,而是扩展和延伸主体。表现为主体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而且主体是动态变化的建构过程,角色结构越来越复杂。这一切在许多可以多人联手进行的实时或非实时的网络游戏中表现的非常典型。人人都愿望以虚拟和想象的身份在虚拟的多样的规定情景和想象的空间进行交流和实践,从而创造他们自己意向的不断动态变化的新我。想得快,变得也快。人的角色和对象是虚拟多变的,环境条件也是虚拟多变的,而且还需要一个“虚拟的”、“想象的”、“不确定”的“多重身份”的“新我”。人甚至迷惘了自己在现实中是真实的,还是网络中是真实的,难以找到真实的“自己”。另外人以前无法选择自己,现在可以选择,这选择的本身又是矛盾的现实,也可以造成自我的不真实。

    人们可以把希望和幸福寄托于网络的虚拟现实与虚拟实现,网络激发了人更大的欲望,放大和虚拟放大了人存在的意义和能量,使人为自身存在的意义和能量得到放大,自立、自主、自信感的培增而感动振奋,使人更爱人自己。当然这还不是网络生存及网络教育最根本的人文意义。我们从有关人文自然观的论述中受到启发。从人性超越自然的本质看:人类今日之自觉与自然均衡,亦非意味着返回自然同一体,而恰恰相反地是进一步超越自然人性物种中狭隘眼界的表现,是提供人与自然超越自身的更高尺度。同理,人们的网络生存目的也包含有想让自己能够以多种身份、多重角色,在多种环境中实现多种形式的生存,满足人不断更新自己的自由的愿望,来补充和完善现实的人生,使理想的自身变成实在的自身。这才是人在网络中生存的具有特殊性的人文意义,或说是对现实人文追求的超越。

    因此网络教育与现实教育的人文目的性显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现实教育的人文观念是塑造综合素质全面的现实人,虽然网络教育也有辅助现实教育实现其目的的功能,但网络教育的特质不是追求个体人的完善,而是着力于塑造人在网络环境中多重角色的新我的群雕,前者是追求人的完美的存在,也只能追求现实的完美,因为人的现实存在形式的唯一性。后者不追求完美,而追求人的多样化存在、超现实的存在,这即是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现实生存与网络生存,现实人与网络人, 现实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主要不同。人们会问两者谁更有“人情味”、更符合“人性”、更具有人文性。

    二、网络教育的人文追求
    网络教育将成为现代教育的趋势和主要方面,学习者享有更理想的自由。首先是学习角色的自由选择。如学生的角色、学术同行的角色、批评者的角色,其在心理上和思维上可以是求知聆教、共同研讨、逆向思辩的单一和多变状态,显然其学习效果、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锻炼亦会迥然不同。而在现实环境中,学生很难表现为具有主动性的挑战者、批评者,或是集多角色、多状态于一身。其次是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自由选择。一般情况下,院校计划严密的教学运作,把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限定的较死,课堂是统一的模式化、规范化教学,适宜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网络教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则可以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修正,更前沿、更超前、更实际、更丰富,既不雷同,也不千篇一律。学生能够按需所求、自我调节、自我设计、自我选择方式方法,是无拘无束,多样尝试、比较择优,丰富多彩、神思飞扬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其征服信息和驾驶信息的能力的提升,学生在主动、有效建构知识意义的同时,更自然地建构了主体的人,成为会自主学习、有分析判断能力、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的新人,使理想的自身变成实在的自身,是人创造人的“自我方式”的完善,更接近教育的本质的人文目的。在现实环境中学习平平者,在网络环境中,有可能出类拨萃,成为“新人”,而且是动态变化、不断更新的建构过程。究竞何为学生真实状况的反映,常规的评价标准似难以评判。再则网络教育应是对现实教育的超越和升华,而不是向现实教育看齐。多种多样的虚拟的学习环境、虚拟的实验条件、虚拟的实习活动,不仅突破了现实状况的局限,创设并提供了超现实的“海阔天高”和“百变魔杖”,易于实现多种状态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多种角色、多种能力的训练。而且必然产生多种多样的学习目标,难以预测的学习结果,诞生各不相同的“百度金刚”,多向发展的“千手观音”,绝非标准化的人才“产品”,或多功能的拼凑组合。

    一般所说的现实中的综合素质全面的专业人才,与网络环境中的多角色、多种形式存在的网络人不同,前者是一专多能、一定层次,无法选择和变化的存在;后者是多样化集于一身,并且需始终处于网络环境之中,不同角色、不同层次,可自主选择和变化的存在。后者并不一定优于前者,但后者更灵活,可多能训练,可多向发展,更适合现实和未来生活,亦更容易实现。如网络人可时为A角色,时为B角色,时为C角色,是一种培养创造能力的创造性的自我塑造的活动。

    总之网络教育不应是现实教育的“翻版”和“拷贝”,网络教育应是鼓励学习者多角色、多内容、多形式、多侧面、多层次、多意向、多目标、多结果的学习锻炼和多元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实践。如鼓励学生在网上以不同的身份与教师交流和参与教学活动,开设“评教论坛”、“在线交流”、“建议信箱”等;鼓励教师合理分配课堂和网络教学内容,丰富网上链接,并提供多元条件,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和自我塑造;如同一专业学习,在网络课程中设置“名校教程”、“名师授课”、“专业教案库”,学生可选择不同的学校,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案;鼓励利用网络中不同的或超现实的实践环境,促进多种尝试、交叉融合、多向发展的创造性训练。在教学设计上、教学安排上,可让学习者此时为“校长”尝试管理工作,彼时为教师组织教学活动,它时为明星、学者、法官、外交官、科学家……进入“教学实践网络时空”,或“虚拟实习实验园地”以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多种能力锻炼,丰富人生实践。

    归根结蒂,网络教育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应用,比之于现实教育应是更有利于教育的“知识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化,“建构知识意义”向“建构主体的人”转化,“应用型人才”向“创造型人才”转化,“难以实现的完美人才”向“动态多变多能的新人”转化,如此才能适应日新月异、激烈变革的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教育创新和人才需求。因为,以做为类存在的人的全面发展为内涵的人文性,自人类迈入文明社会之后,已成为人类社会最高的目标与尺度,我们应努力追求信息时代之现代教育之网络教育的更高的人文觉悟和人文境界。